贺宛男:一级市场“中特估”募资领跑
(资料图片)
本文共1955字
阅读完约4分钟
■ 贺宛男
在二级市场“中特估”暂时熄火之时,一级市场上,以定向增发为主体的输血融资却“一骑绝尘”,大有一浪高过一浪之势。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截至5月16日,今年以来共有129家上市公司完成定增,合计募集资金3355.36亿元(含配套募资,下同),同比增长89.7%。
其中有42家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定增募资额合计2267.38亿元,同比增长186.59%;占定增募资总额的比例为67.57%,较去年同期提升22.84个百分点。
增发募资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均为央企或地方国资控股。它们是:邮储银行募资450亿元,长江电力募资321.94亿元,中国东航和中国国航各募资150亿元,中国电建募资133.96亿元,粤水电募资104.97亿元,山西焦煤募资103.86亿元。
邮储银行450亿元的定增募资由中国移动一家独揽。其增发价为6.64元,而当时二级市场价4.65元,中国移动以超过40%的豪气高溢价配售,增发完成后持有邮储银行总股本的6.83%,为第二大股东,第一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股权由67.39%被动稀释至62.78%。
有意思的是,中国移动表示,其限售期5年,在此期间只享受投资分红。由于持股比未超过20%,会计可采用成本法,只要不在二级市场卖出,不算亏损。而就按2022年10派2.247的分红方案,以6.64/股元的价格,股息率也超过4%。
2022年三大央企航司合计亏损逾1000亿元,必须紧急输血。去年11月南航率先定增,5.6元/股的增发价无人问津,不得不由控股股东南航集团一家包揽,募资也就45亿元。随着去年12月底防疫政策调整,航司的定增市场形势大为好转,定增规模随之大增。
今年1月,东航、国航相继公告,宣布完成了150亿元的定增募资。除控股股东东航集团和国航集团各认配50亿元和55亿元外,其他都由不少知名机构踊跃认购,除多家公募、保险基金和资管公司外,还有外资如UBS AG(瑞银集团)等。现在看来,东航增发价4.39元,现价4.95元,国航增发价8.95元,现价9.58元,均小有斩获。
不仅是原控股股东系国资的,就是原先不是国资控股,增发后改为国资控股的,也排在募资金额的前列。如ST安信,原控股股东为上海国之杰,实控人高天国。因其股权被抵押,且三次流拍,财报显示已连亏五年(2018-2022),营收四年为零(2019-2022),这样的公司本来早该退市,兴许是看中一张上市信托公司的牌照,通过向上海砥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定向增发49.52亿股,增发价2.06元/股,募资90.13亿元。
国之杰的持有比由35.07%减少至8.46%,不再是控股股东。上海砥安转而成为持股50.3%的控股股东,而上海砥安的一、二大股东分别为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持股24.3%),和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持股21.5%)。4月底增发完成后,ST安信的股价也掉头向上。
此外,从行业分析看,事关国计民生的国防军工、银行、公用事业和交通运输业定增募资金额位居前列,分别为518.89亿元、470亿元、364.71亿元和306.50亿元。
再从二级市场的表现看,迄今约有30家公司股价破增发价。除邮储银行(-20.48%)外,折价20%以上的还有绝味食品(-26.1%)、锦浪科技(-28.5%),万邦达(-21.4%)等。折价公司又以创业板和科创板,民企控股的居多。
如果我们再延伸开去,不仅是再融资,就是首发市场,对“中特估”的器重和呵护也日益上升。募资650亿元、2021年7月就提交招股书申报稿的先正达集团,好不容易等到科创板发审委将于3月29日上会之际,临门一脚被取消审核。当时市场普遍认为,暂缓上市或为稳定市场。
过了一个多月,就在前天,先正达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先正达集团决定撤回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并向上交所主板提出上市申请。上交所立即回应称,“充分尊重企业对上市板块的自主选择,支持大型农业科技企业上市。”
A股市场运行30多年来,首发募资超过600亿元的就三家公司:分别是农业银行(685亿元)、中国石油(668亿元)、中国神华(666亿元);而今先正达将成为继2010年7月农行上市之后,近13年来的最大募资纪录。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是一家由中国中化集团控股的巨无霸“中特估”。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说明“中特估”绝不仅仅是二级市场炒作的一个题材和概念,不是短暂狂欢,这是进入2023年之后,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的重大部署。
编辑|彭越 校检|袁钢
本文为|金融投资报jrtzb028( 微信号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金妹儿
转载须在正文开头显著位置
注明稿件来源及作者名,违者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5112018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