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6月10日,广州市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经广东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为猴痘病毒核酸阳性,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目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症状较轻。
此前,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息称,近日在北京市发现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外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
(资料图片)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全球猴痘趋势报告显示,自2022年1月1日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所有6个区域已有111个成员国向世卫组织报告了猴痘病例。截至2023年6月5日,共报告87929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95例疑似病例,其中还包括了146例死亡病例。
虽然在今年5月,世卫组织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猴痘疫情不再对人体产生威胁,相关的防控工作仍需开展。
猴痘致病性不及天花
猴痘(Mpox)是由猴痘病毒(Mpox virus)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临床表现的病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1958年,一群从非洲运往丹麦哥本哈根的猴子中爆发了一种以皮肤水疱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医学研究从患病的猴子体内发现出一种全新的病毒,并命名为猴痘病毒。但传播猴痘病毒的并非只有猴子,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和人类都是主要的传染源。在后续的研究中发现,猴痘病毒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双链DNA病毒。
除了猴痘之外,牛痘和天花其实都属于DNA病毒,在痘病毒科中属于“近亲”。牛痘是由牛身上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牛感染牛痘病毒后,通常在牛的乳房部位出现溃疡,可以通过接触传染给人类。而人类却是天花的唯一宿主,只会在人类中进行传播流行,主要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肌肉酸痛、背痛、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病死率可高达30%以上。由于牛痘和天花病毒有共同的抗原,利用牛痘制成的天花疫苗,帮助人类最终战胜天花病毒。1980年5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人类已经彻底消灭天花,世界各国陆续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
与天花相比,猴痘的临床症状表现与之相似,但致病性和致死率都远远弱于天花病毒,并且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会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不必过于恐慌。
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
猴痘属于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可以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际之间进行传播。
猴痘病毒通过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在接触了感染猴痘病毒动物的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以后,或者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都有可能会感染猴痘病毒。
而在人际传播之间,病毒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造成感染,同时也可以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猴痘病毒还可以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目前尚不能排除性传播的可能。
在2022年监测的多例猴痘病例中发现,在发病前发生过同性性行为。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98%的猴痘感染者均为男性,其中95%曾有过同性性行为,中位年龄为36岁。这可能主要还是与性行为中的密切接触传播有关,目前尚不能确定是否会经过精液或阴道分泌物进行传播。
此外,人与被猴痘病毒污染的物品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感染。
感染猴痘病毒后会有一个病症潜伏期,大多为6至13天,最长可以到21天,感染后的症状与天花类似,但病症相对较轻且不典型。
在发病的早期阶段主要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90%的患者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在发病后的1至3天里,出现皮疹。首先会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会出现皮疹。皮疹会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和结痂几个阶段,不同形态的皮疹会同时存在。病程大约2至4周。结痂脱落后会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瘢痕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年。
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曾经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尤其是在1981年后出生的人,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预后与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状况和并发症严重程度等有关。
关键在预防
猴痘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的特点就直接决定了其传染性远远达不到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的新冠病毒。
尽管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但依据此前预防新冠和甲流病毒的经验,同样可以很好的做到预防猴痘的大面积传播。普通居民感染猴痘病毒的风险较低,不必过度惊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出行戴好口罩,与人交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勤洗手、勤通风,避免接触和食用可能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规避风险地区的旅行,对于有病例报告的国家及地区要减少出行。
对于存在同性性行为的群体来说,要积极了解猴痘防控知识,提升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并及时做好自我的健康监测。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存在一部分人群此前曾接种过天花疫苗,理论上,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具有一定免疫力,并且国内还存有非常优秀的基于“天坛株”的天花疫苗储备,对于研制猴痘疫苗也并非难事。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此前表示,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实施一项“环形疫苗接种”计划,即向已知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而接触过病毒的人接种猴痘疫苗。不过,目前在中国尚没有这类的接种策略,但“需要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有能力的”。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